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家父史稿——《民国宁德》三都澳开埠调查集(1)

本帖最后由 sandudao 于 2011-12-17 10:58 编辑

作者:涛之声

1.jpg

      今年是三都澳开埠一百一十周年,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纪念的“戊戌变法”维新图强的一百一十周年。
      值此缅怀之余,笔者随将历年搜集的有关三都澳开埠史料加以整理发表,望能有助于读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一、天然海湾
      三都澳,概称三沙湾,东海之海湾也。在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境内。湾口东有西洋、浮鹰诸岛为屏障,湾内的三都澳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顾名思义,前者是指湾内的澳区,故以其核心部位为原宁德县(今蕉城区)管辖的三都属地而得名;后者应含外沿的岸线,据说从前湾口有三个沙滩的地理标志故名之。该澳是由东北之太姥山仙霞岭和西北之展旗峰上天湖的两支分脉,经百里蜿蜒东走,徒然入海的东冲、城澳二半岛,合抱而成。她汇聚了闽东的赛岐、霍童、盐田等三大溪河的全流域,囊括着蕉城、福安、霞浦等三个县(市、区)的几乎全海域,并延及毗邻罗源、连江、福鼎等三个县(市)的部份沿海地带。而此一偌大澳区,竟然是由一个宽不过3公里长约6公里的口门出入,有着水深波平浪不惊、口小腹大好控守的自然条件,堪称“福宁门户,五邑咽喉”。

      三都澳海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里,可利用深水岸线长达88公里(不含岛屿岸线),为浙江北仑港的5倍,居全国港口之最,比目前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海河合65公里)还长得多。现在,已作规划建设3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其中20万吨至50万吨级泊位61个。且属典型的溺谷型深水海湾,主航道水深30~110米,无障碍暗礁,在任何潮位上都能供50万吨级的巨轮随时航行和停泊作业。据1986年6月,上海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报告,仅青屿以东至城澳岸线5.5公里,就能建10~30万吨级泊位10个。如在配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年吐吞能力可达4亿吨,等于当时全国所有港口年吞吐能力的总和。可见,该港发展潜力之巨大。

                                                      二、商埠市廛
      三都澳,历来为福建省最繁荣的商港之一。据考证,三都澳作为港口,在唐朝就已开发。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三都河泊所,嘉靖年间辟北方漕运航线(官粮水运),同南方海运相衔接,与此同时接受东势海外经济的幅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时,设宁德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因进出船只多,收入可观,朝廷时常派员前来督收关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都澳被清政府辟为对外贸易商埠,于次年5月8日在三都本岛设立“福海关”,成为继福州“闽海关”和厦门“厦海关”之后的全省第三个海关。然而,因为“福海关”的区位、港口和资源优势明显,开关后的进出船次增多,业务扩大,发展迅速。数年后,该关的雇员达600人,其海关建筑物面积与设备购置,也已超过别的海关。

      三都澳,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良好。既位于我国沿海岸线的正中点,又处在太平洋西岸国际航线中心的边缘,本埠船只可直接驶进全国或世界的主要海运航道,对发展国内乃至国际远洋大型运输业十分有利。加上岛屿、滩涂、淡水等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在过去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三都澳除了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尤其是作为东海大黄鱼的产卵场,特产这一高档名贵鱼类外,还承担着闽东北数百万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运输任务,历来充当渔港与商港的双重角色。不过,于小农经济时期,无法发挥其大港口的作用,与其“中国第一,世界少有”的港湾优势很不相称。三都澳的优势在海,希望也在海,只有走向大海,才能发挥其优势。宁德人有“国门开,三都兴”的说法,纵观三都澳的兴衰史,凡东土无战事,太平盛世,开放国门,三都就能振兴。远的且不说,就如清康熙二十三年的那次开海禁,即因在这前一年收复了被郑氏以“南明政权”据的台湾岛,国家统一,海路通了,能跨出大海,走向太平洋,贸易也就繁荣起来。后来,要不是情况有变,乾隆二十二年,朝廷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至光绪二十四年开埠时,三都本岛肯定不只是个人口仅约8000人的小渔村。

      这次开埠,外轮驶入,把大批人们生活所需的日用品运进来,然后将地方的农副产品推销出去。物资的交换与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都澳作为国家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各行各业也活络起来,不仅有外国的私人资本进入本埠开洋行办公司,或落地建码头搞仓储,而且也招来国内各地的富商巨贾在三都澳投资经营商业、运输、服务等业,以至开工厂搞实业的都有,推动本埠工商业的发展与经济繁荣。从三都澳史料看①,“福海关”开关后的第四年,即1903年的进出三都港的货轮已达228艘,年运载货物为76142吨,其中英国轮船运载56430吨,日本轮船运载18496吨,中国轮船运载1216吨。其外国轮船的运载量远大于中国,可见当时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弱小。该货物运抵三都澳后,除部分被就地消化外,大部分又已转驳到其他口岸。从这贸易开始的强势看,后来的发展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出口方面,茶叶是“福海关”的大宗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堪称三都澳为“海上茶叶之路”。据徐永成的《历史性突破》一文中说:“1900年至1917年内,中国年平均出口茶叶9万吨(折180万担),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27%。”我们计算,这一时期,三都澳年平均出口茶叶量为11.56万担,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6.5%。每年茶叶上市,水上运输格外繁忙,有上海“福祐号”、“神集号”轮船和印度支那轮船公司的货轮等多艘船只前来三都澳运送茶叶到福州、厦门、广州、上海、天津、营口等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至1949年建国前,这一历史时段,国家正处于战事频仍、烽火连绵的艰难岁月,三都港却凭籍其偏居东南一偶而又距离台湾海峡的国际主航道仅30海里航程之便利,茶叶的输出量不但不减,反而有增。譬如抗战期间,全国三大茶市福州、上海、汉口的出海口被封锁,茶叶出不去。1938年6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第一次战时实行统制的《管理全国茶叶办法大纲》规定,由贸易委员会主办茶叶对外出口贸易,茶叶市场“移至香港”。这时的三都澳港口将统揽福建等地的大量茶叶输出到香港转口。故从1938年至1949年解放止,经“福海关”输出的茶叶数量将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即27.3%左右②。当然,也是由于此时全国茶叶出口的总量下降,而使其比例增高的原因。

学习了

TOP

返回列表